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90后适合买什么保险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90后适合买什么保险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90后退休后还能领到退休金吗?
90后退休,肯定是可以领到退休金的呀,只要你还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每个月缴纳养老保险这样子,只有你缴纳养老保险了以后,你到退休的年龄了就可以领取退休金,如果你没有缴纳养老保险,那么是肯定不能领取退休金,因为90后从现在开始缴纳的养老保险的基数还高,那么按照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老保险基数缴费越高,退休了以后领取的养老金就越高,所以90后的人以后退休了以后每个月的养老金,我觉得最少可能都应该在5000块钱左右,所以你只要按时缴纳养老保险,那么你肯定是可以领取退休金的。
能领到。
国家养老保险基金信用级别最高,既不允许破产,也不能违约,就算是养老金累计结余不够用了,国家也得调用战略储备基金来发养老金。所以90后们不用担心,至于这部分钱从哪里来,那是国家要操心的事,我们就只管积极参加并按月缴纳社保就行了。
赊销订单,账期90天,请教一下到底是该买保险还是买保理? 有没有懂行啊?
回复:谢谢邀请。
所谓商业保理,是指供应商将现在或将来的应收账款转让给商业保理商,从而获取融资的一种融资方式。你问题中叙述的情况符合保理公司的业务范围。保险公司很少有针对企业坏账的保险产品,所以不是你可以选择保理或保险,而是你没得选,要看保理公司是不是愿意跟你合作。
一般而言,保理公司会选择应收账款质量好的企业合作,也就是只有对大概率能收回来的应收账款,保理公司才会提供融资。保理公司喜欢合作的融资方多为资信情况良好的大企业的供应商,比如麦德龙、沃尔玛超市的供应商,或大型国企的供应商等,这类大企业的付款能力有保障,只要供应商的供货没有质量问题,收货后的付款是有保障的,只是付款周期比较长,也就是你说的赊销模式,供应商需要自己先垫钱生产,供货后又要等双方约定的账期到期才能收到钱,资金被大企业占用,为了提高企业的流动性,只能选择跟保理公司等金融或类金融企业合作,用利润换现金流。
保理公司为企业提供短期融资,你九十天的账期,刚好符合保理公司的要求,所以只要你的客户资信情况符合保理公司的要求,应该有机会跟保理公司合作。
最后,向保理公司融资的成本在10%到15%之间,因为有实际的交易场景,保理融资的成本不算高的离谱,但对企业来讲,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,会吃掉企业很大一块利润。
有人说九十年代的保单利率很高,谁在那个年代买过保险吗?
可以找一下平安人寿的“少儿终身幸福险”(俗称少儿360)一共有4版(第1版最好),保单就是简单的一张纸,固定的返还都在背后的列表里展现。360元/年/份(交至被保险人小孩17岁),当时上海是最高限额可以买10份,为了完成任务一般都是平安保险代理人自己买的,因为市场上每年360元还不是所有人都买得起的。
看过一个客户买了10份,孩子60岁后每月可以领8000元到终身!注意是每月!想想现在做一份年金险,每年9.6万至终身,要交多少保费就明白了。
当然同时国寿有一款“为了明天”险种,就鸡贼多了,22岁就终止,少背很多债。
以前的预定利率确实很高啊,不说保险这块,哪怕银行这边也是利息很高的,大概七八年前吧,我自己在银行买的理财产品,年利息能有百分之七八左右,现在的银行理财还有吗,反正我是找不到这么高的了,给个百分之三四都不错了,现在保监会有规定的,也不允许这么高的预定利率出现了,前段时间有个公司想出一个4.025%预定利率的养老产品,保监会都没有予以备案,给出的理由是将来会有较大的利率风险,为什么会有风险?经济大环境不好啊,理财产品的收益也不断走低啊,越来越多的经济数据也指向通货紧缩......在这种背景下,承诺未来4.025%的预定利率,自然是有风险的,那这个风险是谁的呢,自然是保险公司的,客户很大概率是没有风险的,因为有再保公司,有保险保障基金等等......要薅羊毛,真的要趁早......
金融收益取决于实体利润,这是经济规律
中国经济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已经进入下行期
金融收益也日渐走低
看一组数据:
银行定期存款利率(三年):
1990年 11.88%
1996年 8.28%
1998年 4.95%
2006年 3.69%
2008年 3.33%
2015年 2.75%
......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90后适合买什么保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90后适合买什么保险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